USB Type-C、Type-A、Type-B 差異與 USB 規格比較

USB 充電線種類繁多,其中最常見的 USB Type-A 和較新型的 Type-C 接頭差異是什麼?Type-B 又有什麼功能呢?本文將介紹最為常見的 USB 規格及介面,讓讀者能快速理解 USB 充電瓦數、傳輸速度、網路頻寬,甚至是影音傳輸的功能,並了解 USB 傳輸技術與功能。文中包含:
您可以點擊任意連結前往相關段落。
更多關於 USB Type-C:Type C 是什麼?除了充電還有哪些規格?各項應用解析
USB ── 電腦設備溝通的橋樑
USB 全名叫做通用序列埠 (Universal Serial Bus),它是電腦、手機設備與外部設備的溝通橋樑。
近年來因為 USB-C (Type-C)的技術革新、國際法規的公布,讓 USB 的限制越來越少,進而增加其普及性。
常見的 USB 接頭種類
理論上,只要是 USB 介面,搭配轉接器或轉接線材後,傳輸資料都可以互相溝通。常見的 USB 接頭除了 Type-A、Type-B、Type-C,也包含 Micro-B、Mini-B 以及 Lightning。

USB 規格比較表
最常見的 USB 充電頭種類,包含了 Type-A、Type-B 和 Type-C,其分別支援不同的 USB 版本,因此有著充電瓦數、傳輸速度、甚至是影音傳輸功能的差異,也常被使用在不同的 USB 設備上。

SC&T USB 延長器產品 >> USB 3.2 Gen1 Cat6a/7 延長器
>> 4埠 USB 2.0 CAT5e 延長器
USB 規格、版本與功能詳解
USB 傳輸速度
USB 的資料傳輸速率主要取決於 USB 版本:
- USB 4.0 可達 40 Gbps(每秒 40 Gb):
目前僅有 USB-C 支援 USB 4.0,從外觀上無法輕易判別,大多依據各家廠商的產品印刷,或規格說明判斷。
- USB 3.2 可達 10 Gbps(每秒10Gb):
連接埠內部為藍色,作為區分 USB 2.0、USB 3.0之用。
- USB 2.0 可達 480 Mbps(每秒480Mbps):
連接埠內部為白色,作為區分 USB 2.0、USB 3.0 之用。
- USB 1.0 可達 480 Mbps(每秒 12 Mbps):
連接埠內部為白色,已較少使用。

什麼是 USB SS? >> Type C 設備的常見標誌
USB 充電瓦數
USB Type-C、USB PD
Type-C 的充電瓦數,若符合 PD(Power Delivery)規範最高支援到 100W,USB 4.0 規格已將 PD 納入,因此符合 USB 4.0 便符合 PD 規範。USB 4.0 以下的 USB-C 設備,需核對規格是否有符合 PD 規範,及支援的充電瓦數。除此之外,每一家所規範的充電瓦數也不盡相同,一般來說以 18W、36W、60W、100W 最為常見。

USB Type-A
Type-A 支援的充電瓦數為 4.5 W,但是因為普及性高而衍生了 USB Quick Charge/Fast Charging 等技術。這些技術有許多版本,如 QC 1.0 到 QC 4+,最高可以支援到 18.5W。這些技術並無包含在 USB-A 原本的設計中,因此廠商大多會自行調整電壓和電流來達到這個功率,例如蘋果的 iPhone 11 Pro 和 iPhone 11 Pro Max 可以使用 9V/2.03A 的電流來達到約 18 W 的功率。
因此,較新之 USB 規範不一定支援 Quick Charge/Fast Charging,須根據使用需求確認規格與說明。

USB Type-B
使用 USB-B 充電的設備較少,大多數 USB-B 設備僅供資料傳輸,如硬碟外接盒、印表機、掃描機等等。

USB 影音傳輸
USB 影音傳輸並非是透過網路攝影機等裝置顯影於電腦裝置上,其定義與 HDMI、DVI、VGA 等影音介面類似,指稱用 USB 線將來源(電腦、手機)影像傳輸到顯示器上(螢幕或投影機)。而目前僅有 USB-C 可以透過 DP Alt Mode 做到影像傳輸。

USB 可以傳輸影像嗎? >> 取代 USB、HDMI 的 DP Alt Mode
USB 網路傳輸
USB Type-A、Type-C 都支援網路傳輸。當您的桌上型電腦沒有無線網路功能且網路中斷時,您可以使用電腦上的 USB 埠,將手機網路分享給電腦使用,讓桌上型電腦透過手機仍可以上網。

Type-C 可傳輸的資料類型整理
要理解 Type-C 可傳輸的訊號,可以從市面上的 Type-C 集線器來看。
集線器不會對 Type-C 介面傳輸造成阻礙。而後端設備不一定支援 USB-C 傳輸,因此才需要集線器過渡型,讓 Type-C 本身可以傳輸的訊號種類,分接至集線器上的不同介面。未來當 Type-C 越來越普及於手機等行動裝置,這類的設備也能用於手機上,會大大增加使用者的方便性。
- 影片傳輸(DP、HDMI)
- 聲音傳輸(3.5mm)
- USB 傳輸(USB)
- 網路傳輸(RJ45)
- 電力傳輸

探索多功能的 SC&T USB-C 切換器:4K 60Hz HDMI USB-C 簡報切換器
如何挑選適合的 USB 設備?
接下來的數年內,許多產品一定都會漸漸有 Type-C 的版本出來,有更多甚至已經存在市面上,如螢幕、滑鼠、鍵盤、手機、網路攝影機、耳機、音響、隨身碟,所有過去 Type-A 的設備,大部分都會發展 Type-C 的版本,而我們該如何挑選設備?以下是一些建議:
挑選通用的 USB 種類
日常使用標準 USB 配件時,Type-A 是使用者相當可靠的選擇。值得留意的是,現在 Type-C 的普及度也正逐步提升,並提供了更多樣的功能。

未來的 USB 趨勢
我們可以看到全球未來的商用趨勢都越來越偏好使用 Type-C,包含歐盟的法規、大型製造商如 Apple 未來的規劃等。當這些上游的大廠都在向 Type-C 靠攏時,也許會帶動其他的配件商跟進,也慢慢適應 Type-C 的應用。


使用轉接頭須注意相容性
基本上,有了 USB 轉接頭便可以順利傳輸 Type-A、Type-B、Type-C 等不同設備間的資料,使用者無須擔心既有 USB 設備會被淘汰而無法使用的問題。但要記得每一種 USB 介面本身的限制,如 Type-A 就無法像 Type-C 一樣,具有取代 HDMI 或 DP 傳輸的功能。

設備與充電線規格一致
使用 USB 充電線時,可以確認充電線規格是否和欲使用的裝置相符。使用規格一致的傳輸線才可以使 USB 發揮完整的功能。

新舊設備的潛在衝突
值得注意的是,並不是所有市面上的設備皆能無縫接軌 Type-C,有時會遇到相容性等問題需要釐清與解決,因此需要留意使用的設備是否曾有相關問題發生。
總結
在傳輸科技不斷進步的當下,選擇 Type-A、Type-B 或是 Type-C 的傳輸介面,最終仍取決於實際使用的需求。不同版本的 USB 可能支援不同的功能,因此被應用在不同的環境。在具備對 USB 的基礎知識後,相信在挑選設備時能幫助您做出更好的選擇。